精彩
视频

网上
展馆

网上
预约

微信
关注

微博
互动

常见
问题

在线
咨询

TOP

基地动态

Base dynamics

《德州组织工作》刊登市委书记樊廷雷署名文章《大力弘扬冀鲁边精神 推动党性教育基地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近日,《德州组织工作》刊登市委书记樊廷雷署名文章《大力弘扬冀鲁边精神  推动党性教育基地高质量发展》,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我市党性教育基地建设的有益探索,体现了我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批示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未来,冀鲁边党性教育基地将加快建设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主动融入全国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培训体系,以实际行动肩负起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冀鲁边精神绽放新时代光辉!

 

大力弘扬冀鲁边精神

推动党性教育基地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近年来,乐陵市自觉担负起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中心县历史责任,加快融入全省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冀鲁边精神“固根守魂”功能作用,着力推动党性教育基地高质量发展,冀鲁边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

     一、顶层设计为先,把稳发展之“舵”。坚持“高点定位、科学谋划、立意深远、内涵丰富”的原则,制定冀鲁边党性教育基地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基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健全组织机构。把基地办事机构纳入乐陵市机构事业改革范畴,成立乐陵市委直属事业正科级单位—冀鲁边区革命教育基地管理中心,配强工作力量,确保专岗专责。成立冀鲁边党性教育基地建设管理领导小组,乐陵市委副书记任组长,4名常委、2名副市长任副组长,组织、宣传、党史、文化等18个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协同联动。把党性教育基地建设纳入市委重要议事日程和全市协同发展综合考评体系,实行现场教学点市委备案制度和差异化考核,调动和凝聚基地高质量发展合力。

  (二)深挖精神内核。围绕“讲好冀鲁边故事、弘扬冀鲁边精神”,统筹济南、滨州、沧州、德州4市25县,发起成立冀鲁边革命老区历史文化研究会,吸纳各地党史工作者、红色文化研究者近100多名专家学者、民间人才。创办《冀鲁边》会刊,举办“重走先辈路·再续枣乡情”红色论坛,实地采访冀鲁边区红后代,征集口述资料。出版国内首部全景式反映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血砺忠诚》,征集冀鲁边区抗战歌曲40余首,发掘了“边区慈母”马振华、“革命母亲”常大娘等冀鲁边“好故事”,推动冀鲁边精神常讲常新、常教常新。

1.jpg

冀鲁边区革命老区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

2.jpg

“重走先辈路 再续枣乡情”红色文化论坛

3.jpg

文学作品《血励忠诚》《艰苦奋战的冀鲁边》

   (三)定型教学脉络。立足主题性、系统性、特色性和时代性,形成党性教育理论架构。即:聚焦一个主旨、围绕一个主题、贯穿一个主线。主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励和引导践行初心使命,凝聚起新时代狠抓落实的内生动力。主题:“忠诚、干净、担当”,引导党员干部忠诚为魂、干净立身、担当成事。主线:“寻初心、担使命、谋振兴”,激励广大党员追寻初心、以史为镜,担负使命、继续前进。

    二、教学质量为要,铸就发展之“魂”。紧紧抓住教学质量根本要务,不断提升党性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穿透力。

   (一)构建教学体系。围绕寻初心、担使命、谋振兴主线,设置“艰苦奋斗、大爱为国”“忠诚干净、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圆梦新时代”三个教学板块。加大课程开发力度,根据参训对象不同需求,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精心设置课程方案,打造“特色鲜明、体系完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体系,目前已形成1—5日培训套餐。今年7月份,省地矿局在乐陵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3天读书班,69名党员干部参加培训。

山东省地矿局主题教育读书班

乐陵市第12期青年干部培训班 

    (二)活化培训形式。开展现场、课堂、影视、互动、体验“五位一体”教学,实现菜单式选课、模块式组课、融合式授课。现场教学方面,统筹打造“一核三轴多点”现场教学体系,即:以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为核心辐射带动,以英雄冀鲁边教学点、基层党建示范点、幸福乐陵教学点为轴线有机串联,以冀鲁边区24县现场教学点为支撑遥相呼应。目前,已统筹打造教学点30处。


“一核三轴多点”现场教学点(摘选)

课堂教学方面,成立冀鲁边干部大讲堂,推出《冀鲁边抗日斗争的精神源泉》《我们党是怎样践行“初心”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等8堂精品课程。影视教学方面,拍摄《冀鲁边抗日英雄传》《烽火冀鲁边》等30多部影视作品,编排反映“铁血县长”余志远事迹的大型情景剧《忠魂》。互动教学方面,采取“教员导学+互动访谈+教学小结”模式,现场访谈老党员、老干部、红后代。拓展教学方面,打造冀鲁边拓展基地,开发穿八路装、走行军路、打狙击战、杀敌射箭等特色体验项目。

冀鲁边干部大讲堂

21.jpg

影视作品《冀鲁边抗日英雄传》

22.jpg

拓展训练 

   (三)建强师资队伍。加强与上级党校党史部门和大院大所对接合作,通过干部挂职、教授特聘等形式,建立党性教育名师库。把老党员、老干部、先模后代纳入本土师资库,打造一支专兼结合、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2019年4月,“抗战老兵”李安甫登上央视舞台,口述冀鲁边区军民抗战历史,相关事迹被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冀鲁边精神在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举办讲解员素质能力培训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推动讲解员向教员角色转变,不断提升党性教育讲解水平。

23.jpg

抗战老兵李安甫登上央视舞台

24.jpg

举办教员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

25.jpg

走出去学习他山之石

三、合作办学为路,敞开发展之“门”。不断拓展冀鲁边党性教育基地办学空间,提升冀鲁边品牌软实力、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推动资源共享。依托冀鲁边革命老区历史文化研究会,加强与冀鲁边区24县的红色资源联合开发,征集冀鲁边区各县抗战文物、档案3000余件,整理文字资料20余万字,为抢救、开发、传承冀鲁边精神打下坚实基础。与省社会主义学院、德州学院共建红色文化研究基地,推动理论学术成果向党性教育资源转化,聘任8名专家为冀鲁边党性教育基地“特聘教授”和冀鲁边革命老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冀鲁边党性教育基地成为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首个教学科研基地。

26.jpg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基地揭牌

27.jpg

为冀鲁边党性教育基地特聘教授和冀鲁边革命老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颁发聘书

    (二)推动基地共建。与济南、滨州、沧州等地党史研究部门和红色培训机构合作,推动教学路线外延和内涵拓展,先后与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刘格平纪念馆、黄骅烈士陵园等教学点建立合作,与20多家高校院所挂牌共建教学科研基地,今年先后获批德州市委党校党性教育教学基地、德州市直机关党员党性教育基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先后承接北京、河北及省内180多家党政机关、培训机构12000人次来基地接受教育,办学影响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28.jpg

德州市机关党员党性教育基地揭牌

29.jpg

德州市直机关党员接受党性教育

    (三)推动品牌共创。立足培育品牌、提升品位,实施冀鲁边品牌擦亮行动,争取省委党校、省直机关工委支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启动后,先后有40多个省直单位到党性教育基地考察调研、培训学习,冀鲁边精神被社会各界广为认同,基地成为德州唯一申报省委组织部备案的党性教育基地。

主题教育活动集锦

    投资近6000万元,毗邻基地主体教学园区,启动新党校和冀鲁边干部学院建设,建设学术交流、教学培训、餐饮住宿等六大功能区,打造党性教育基地综合体。加强信息化建设,冀鲁边网上党性教育基地改版升级,点击量突破百万人次。加强冀鲁边文化品牌建设,摄制《血砺忠诚冀鲁边》形象宣传片,开发基地LOGO、抗战影片、故事书、连环画、工艺品等文化产品,基地获批国家级著名抗战纪念设施,成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39.jpg

冀鲁边干部学院(新党校)效果图

40.jpg

41.jpg

版权所有: © 冀鲁边区革命教育基地 Copyright © 201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444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