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铁营洼突围战
冀鲁边区在八年全面抗战期间对日伪军作战近千次,歼灭日伪军数万人,仅1942年下半年,边区进行反扫荡斗争达270次,平均两天打三仗,铁营洼突围战可以称为其中最惨烈的一场战斗。
铁营洼突围战示意图
铁营洼简介
铁营洼位于山东省阳信、庆云、乐陵三县市交界处,抗日战争初期,属一分区乐陵四区,抗日战争中期,改属三分区阳信县九区。
那时的铁营洼方圆几十里,村庄稀落,大多是一望无际的碱场地。这里的农民只耕种离村较近的土地,离村较远的一年又一年任其荒芜着,人们称其为“荒场”。整个大洼是有许多“荒场”组成的。因洼中心有个较大的村叫铁营,所以人们称之为“铁营洼”。由于这样的地理位置与环境,铁营洼成了我三分区领导、阳信县政府机关和各抗日武装经常活动的隐蔽的地方。为了便于作战和分散,三分区发动附近村里的老百姓在洼中挖了多条深浅不一的交通沟和转盘沟。
铁营洼突围战
1943年2月3日,日军驻济南中将师团长细川中康、驻天津第九混成旅少将旅团长滕岗武雄、驻惠民水野清夫联队长、驻沧县长谷川大佐、驻德州势田重利中佐等,率日伪军2万余人,配备装甲车、骑兵,对乐陵县铁营洼进行大“扫荡”。冀鲁边军区三分区副司令员李永安带领的一个手枪班,阳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武大风带领的县政府机关,县大队教导员王志诚、副大队长陈文秀率领的阳信县大队,李清寿率领的三军分区直属五小队等共400余人被包围其中。面对这危急情况,李永安立即召集各部负责人会议,并下达了突围的命令:“我和罗柏森率手枪队向东面突围;李清寿率五小队向西南方向突围。阳信县大队和县机关分为两部,一部由县长武大风率领向东北方向突围;一部由县大队教导员王志城率领朝西北方向突围。”最后,他强调说:“能突围几个算几个,到无路可走时,就与敌人以死相拼,决不能当俘虏!”
1943年2月3日上午九时多,李永安率同志们进行了突围,但没有成功,而且人员伤亡过半。于是,他不得不与70余名人员撤退到洼中心,瞅时机突围或与敌人决一死战。敌人如蝗虫般向洼中心凶猛地扑来。到下午一时多,包围圈已压缩在小白家、张王官两村之间一块被四座废弃砖窑东西相夹、纵横300多米的地段。这时敌人使用大小炮150多门、轻重机枪120多挺,对此地段进行了疯狂的炮轰和扫射,四座废弃砖窑几乎被夷为平地,多名队员被炸得粉身碎骨或被打成了筛子。逃避到这里的几百名群众在劫难逃,死伤多半。炮击、扫射过后,李永安、罗柏森便和幸存的40多名战士埋伏在一条交通沟的最西段。当敌人走近时,李永安就和战士们开了枪,接着又投出了一颗颗手榴弹。随着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他们猛地跃出交通沟,冲入敌群,展开了一场激烈而残酷的肉搏战……不一会儿,多数战士壮烈牺牲,只有李永安、罗柏森和三名战士冲出了重围。但当他们跑到铁营村西面的一片荒地时,又被从后面追来的日军骑兵包围。为了不当俘虏,三名战士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李永安和罗柏森跳进转盘沟中,分别用手枪自尽。
三军分区副司令员李永安
武大风率领同志们向东北方向跑了不远,便发现前面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伪军,而且在一沟崖上架着几挺机枪。武大风先命令队员们隐蔽在一片一米多高的蓬蒿丛中,然后对身旁打抢极准的一名队员说:“给我把那几个机枪手干掉!”几声枪响过后,三个机枪手的脑袋全都开了花。接着,武大风便和队员们匍匐前进,当离敌人不到30米远时,就和敌人交了火。当把上百颗手榴弹投进敌群时,把敌人的包围圈炸开了一个口子。这时武大风左肩已负伤,鲜血把棉袄染红。见此,通讯员小刘跑过来说:“武县长,我背你冲出去!”武大风说:“还有多名队员在敌人的包围圈里,我怎么能走呢?你先冲出去吧!”说罢,他猛地推了小刘一下。他正想向西跑去,匆匆走来20多个老百姓,一个老大爷递给他牛缰绳,让他装成农民的模样,和他们一起逃出去。然而,武大风却说:“你们快走,我和队员们来阻击敌人。”当群众刚刚逃离包围圈,200多名敌人就冲了过来。武大风对14名队员高声喊道:“同志们,为国捐躯的时候到了!”接着就和敌人肉搏在一起。当武大风用手枪打倒四个敌人时,突然连中数弹,猛然倒地,却再也站不起来了。但他咬紧牙关,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爬进后面的沟中,左胸压在手枪口上,把最后一颗子弹打进了心脏中。
阳信县抗日县长武大风
李清寿带领五小队战士们向西南方突围没走多远,就被压制在一条交通沟里,密集的子弹突突地打在沟边上,迸溅起阵阵飞尘。他冷静地下达突击命令:“朝铁家营方向突围,只留武器弹药,其余东西全部扔掉!”五小队战士们凭借熟悉的地形在“铁营洼”灵活地打击敌人。李清寿一枪一个,敌人纷纷倒下。怎奈,敌人的合围圈太牢固了,五小队战士们从上午10点战至黄昏也未冲出去。不远处横满了敌人的尸体,李清寿身边的战士也屈指可数,白皑皑的大洼已被鲜血染红,战斗打到天黑,李清寿退守到一处废弃的砖窑里面,敌人越逼越近,李清寿珍惜着每一粒子弹,不打空枪,窑外很快就横七竖八地躺满了敌人的尸体。日寇通过翻译向李清寿喊话,许诺只要投降就给予高官厚禄,而回答日寇的只有愤怒的枪声。最后,李清寿打得只剩下了最后一颗子弹,他把枪口对准自己,扣动了扳机……用生命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
三军分区直属五小队队长李清寿
铁营洼战斗,敌人虽也遭到重创,但因敌我力量悬殊,除王志诚等十余人突围外,300多名官兵壮烈牺牲。李永安、武大风、李清寿等许多优秀指战员牺牲了,但他们的名字载入了革命史册,人们永远记住他们的丰功伟绩!他们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展柜中展示的弹头弹片
2015年6月25日,将散葬在铁营镇东营村的6名无名烈士遗骸迁葬到乐陵市冀鲁边革命烈士陵园。在整理遗骸时发现,每名烈士身上都有许多弹头弹片,最多的一名烈士身上竟有34颗子弹。其中头部后脑处一颗,其余遍布背部、腿部甚至脚部。最长的5、6厘米,短的也有一厘米左右,可见是被不同的枪支射击而死,通过整理遗骨足以见证当时铁营洼战斗的惨烈战况。
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边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书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历史的意义,在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75年过去了,冀鲁边儿女从来不曾忘却这片土地饱蘸热血写下的抗战精神,这种精神如同穿越时空的火炬,照亮我们迈上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征程!
更多基地动态
-
山东省审计厅农业农村审计处项目组临时党支部与乐陵市审计局机关党支部到冀鲁边革命纪念馆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
乐陵市“四进”工作支队到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建华课堂山东分课堂德州课堂暨民建德州市委会骨干会员培训班到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开展现场教学
-
乐陵市新录用公务员培训班到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开展现场教学
-
2024年乐陵市发展党员培训班到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
-
省政府办公厅会议活动处党支部、德州市政府办公室机关第三党支部、乐陵市政府办公室党支部三级党支部共建活动走进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
-
山东女子学院党员干部到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武城县分公司到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
-
德州市委第六巡察组临时党支部、市委宣传部第一党支部联合主题党日活动走进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纪委党支部到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