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
视频

网上
展馆

网上
预约

微信
关注

微博
互动

常见
问题

在线
咨询

TOP

基地动态

Base dynamics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铁血县长余志远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抗战时期,冀鲁边区对日伪军作战近千次,歼灭日伪军数万人。有90多名县团级干部、10多万战士、民众英勇牺牲,他们都是民族的英雄,民族的脊梁,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今天带大家一起来了解铁血县长余志远的英雄事迹。

余志远.jpg

余志远

余志远,原名张汉卿,1917年出生于乐陵县黄夹镇邸家村。抗战爆发时,任张牌家县立初级小学校长的张汉卿,参加了杜步舟的抗日救国军第六团,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许多老师见校长都当了兵,也纷纷加入革命队伍,使乐陵县第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迅速发展。他每天早起晚睡,帮助各村建立抗日自卫队,把当地的抗日活动推向了高潮。

余志远纪念馆.jpg

余志远纪念馆

1939年6月,任乐陵县第七区区长的余志远带领战士们抢走了敌人的军火和军粮,气急败坏的敌人把张汉卿的父母抓到黄夹据点,妄图借此威逼他投降。张汉卿心急如焚,投降叛国绝不可能,但双亲深处危难让他心如刀绞。为营救他的父母,组织上把他调离了七区,并对外宣称张汉卿已经牺牲了,还为他出假殡、造假坟,迷惑敌人。敌人信以为真,就释放了他的父母。从此,张汉卿便取“大难余生、志向远大”之意化名余志远继续抗日。

1941年1月,上级委任他为乐陵县县长兼县大队队长。在他的带领下,乐陵县抗日工作成绩显著,余志远被冀鲁边区战时行政委员会评为“模范县长”。

1943年4月,余志远带领部队转移乐陵西北部邢官庄时被敌人包围。为了掩护县大队和县政府机关人员突围,他故意暴露自己,把敌人引到一座小土屋里。余志远数了数剩下的子弹,又把身上带的文件和笔记本烧掉。有三个敌人冲进院内,端着刺刀往屋里冲,余志远连开三枪,敌人当场毙命。在院外的敌人声嘶力竭地叫喊:“余志远,投降吧,皇军给你个县长做!”余志远无动于衷。见封官许愿不行,敌人扒开屋顶,掏出手榴弹拉着引线逼他投降:“余志远,别犯傻,想想你的爹娘、老婆、孩子怎么办?”, 余志远冷冷一笑,向屋外敌人高喊“要我投降,痴心妄想,怕死不当共产党员!”说完用手指蘸着伤口的鲜血,在墙壁上写下了"生前不能孝父母,死后鲜血为国流。嘱我抗日众同志,踏我血迹报国仇!"的壮丽诗篇,然后毅然举枪自尽殉国,年仅26岁。

余志远及其绝命书.jpg

余志远及绝命诗

版权所有: © 冀鲁边区革命教育基地 Copyright © 201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444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