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
视频

网上
展馆

网上
预约

微信
关注

微博
互动

常见
问题

在线
咨询

TOP

基地动态

Base dynamics

致敬!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公布!冀鲁边区4名英烈上榜!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退役军人事务部于9月3日公布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涉及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一共有四名,分别是:

1.陈镜蓉(1918-1941),中国共产党宁津县县委书记、吴桥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2.武大风(1915-1943),山东省阳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3.潘玉凯(1916-1943),河北省南皮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4.薛汉三(1915-1943),八路军冀鲁边区二地委除奸部长。


陈镜蓉

陈镜蓉.JPG

 陈镜蓉(静荣),号秋舫,乐陵市李介家村人,1918年出生。1933年考入惠民中学,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6年初,到爱国将领宋哲元部二十九军,任营书记员兼教员。1938年,任盐山县抗日政府任文教科长。同年10月,调任冀鲁边区战委会组织部长。1939年7月,任宁津二区动委会主任。1940年2月,任津南农民抗日救国总会宣传部长,编写了《农救会员须知》。1940年5月,任吴桥县长。1941年5月,在赴盐山县薛堂村接受任务途中不幸被日伪军逮捕,受尽了敌人的百般折磨和“宴请”引诱,丝毫没有暴露党的机密和自己的身份,最后被敌人杀害,时年23岁。

武大风

武大风.jpg

武大风,原名武同心,字班昌。庆云县东安务村人,1915年出生。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与领导了马颊河罢工斗争。1937年,任庆云县三区区长。1939年,任庆云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2年,任阳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3年2月3日,在铁营洼突围战中牺牲。  

潘玉凯

潘玉凯.jpg

潘玉凯,乐陵市黄夹镇潘寨村人,1916年1月出生。1935年任乐陵县小学教员,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乐陵县六区动委会除奸部长;因头脑灵活,作战勇敢,1939年被中共乐陵县委任命为乐陵县六区区长兼区中队长,1940年调任乐陵县二区任区长。在任区长期间,带领区中队攻破姚孙据点,打死鬼子3名,汉奸5名,缴获了据点内的全部枪支弹药,重重打击了敌伪的嚣张气焰。1941年底调南皮县,先后任行政科科长、县委委员兼交通大队政委、南皮县县长等职。常年活动于津浦线的沧州至南皮之间。1943年8月28日在南皮县刘辛庄村被日伪军包围,在向外冲锋时壮烈牺牲,年仅27岁。

薛汉三

薛汉三.jpg

薛汉三,乐陵市市中街道东关村人,1915年出生。1933年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乐陵县动委会主任、区长、区委书记等职。1939年10月后,历任阳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中共匡五县(今陵城区)县委书记、中共冀鲁边区二地委除奸部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击敌除奸,任阳信县长不到半月,就处决伪区长、伪保长、伪特工人员、汉奸等罪大恶极者11人,威震敌胆,有“薛阎王”之称。1943年,去新海县(今黄骅市)向冀鲁边区党委、专署汇报工作途中,被敌包围,英勇牺牲。

版权所有: © 冀鲁边区革命教育基地 Copyright © 201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444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