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玉栋 (1911-1942)

邸玉栋 1911年出生于河北省盐山县邸家楼村,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在一次学生运动失败后,被校方无理开除。他马上找到中共津南特委负责人刘格平,听取指示,总结经验教训。津南特委决定建立盐山中心县委,由刘格平任书记,他负责津南交通工作,担负接送地下党负责同志和传递党的机密文件的任务。1934年,津南特委指派他到无棣县开展工作,发展党的组织。庆云县主要负责人被捕后,又承担起庆云县委的领导工作,帮助恢复了部分党组织。1936年任中共津南特委组织部长。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来到盐山县,发动组织“抗日救国五人团”,以一带五,分头联络,发展抗日武装。在“五人团”的影响下,庆云、盐山、无棣、乐陵、宁津等地纷纷成立抗日救亡团体。1937年11月,在津南创立“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率部在盐山县南五里铺阻击日伪军进攻,点燃起武装抗日斗争的烽火。后所部改编为八路军三十一支队,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津南、鲁北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最早的一支抗日武装力量。1937年底,中共冀鲁边区工委成立,任工委特派员。1938年9月,冀鲁边特委成立后,原在领导岗位上的他被安排当了管理员。同年12月,任中共沧县县委书记。1939年9月,任中共宁津县委书记,10月,兼任中共津南地委委员。1940年10月,任冀鲁边区一地委委员、组织部长。1942年5月,日军发动大“扫荡”。1942年6月18日,他与一地委书记杜子孚带领的机关干部和警卫连共100多人,遭到3000多日伪军的“铁壁合围”。翌日凌晨,在东光县柳林的突围战中,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1岁。
责任编辑:河北盐山 更新时间:2019年0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