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
视频

网上
展馆

网上
预约

微信
关注

微博
互动

常见
问题

在线
咨询

TOP

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中共渤海区地方史》关于冀鲁边抗日根据地的定位

冀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最早的敌后平原抗日根据地之一,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历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

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创立,是党中央、毛泽东关于敌后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和建立抗日根据地的理论和决策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标志之一。它的巩固和发展对于开创华北敌后抗战的新局面和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以及敌后抗日战场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处于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对敌斗争激烈、残酷、尖锐、复杂。它牵制、抗击和消灭了日本法西斯的大量兵力,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的持久战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它直接威胁敌人后方津浦铁路和天津、沧州、德州、济南、惠民等中心城市和咽喉通道。它在军事上、战略上与冀中、冀南、鲁西、清河等抗日根据地相互支持,形成了对日伪军犬牙交错的包围形势。抗日战争中,边区抗日军民对敌作战近千次,消灭了日伪军数万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在边区形势恶劣、严重困难时期,冀鲁边区党政军民按照上级党的指示,改变组织形式和斗争方式,实行分散隐蔽的政策,采取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相结合以及精兵简政、缩小目标、化整为零和“白皮红心”等办法保存了力量,坚持了地区斗争,直到形势好转,迎来胜利。总结这一时期的斗争经验,一是部队的存在是坚持斗争的核心力量;二是抗日政策深人人心,政权威力使敌惧悚;三是做好伪军工作已成为家家户户的任务;四是加强对农村党支部的领导和对党员、干部形势教育、气节教育,增加胜利信心,并派没有暴露的共产党员去担任伪职,及时掌握敌情;五是多建立堡垒村,堡垒户,多交朋友,使其在对敌斗争中发挥巨大作用。正是由于有边区军民的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冀鲁边区才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渡过难关,夺取胜利。

 冀鲁边区党委,一直把党的建设作为党组织的工作中心。根据地创建初期,恢复与建立了地、县、区、村各级党组织,并吸收大批优秀分子入党,党员发展到数万人,并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上进行整顿。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锻炼,一支工作积极、政治素质好、群众拥护、能经受住残酷斗争考验的党的干部队伍不断成长壮大。他们是夺取抗日胜利的领导力量和重要保证。与此同时,还建立健全了工人、农民、妇女、青年、儿童和文化界、工商界等各种群众团体,会员发展到数十万人,成为根据地党组织和各级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

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较好地进行了财政经济建设,在经济斗争中给日本侵略者以巨大的打击。冀鲁平原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工商业发达。日本侵略者企图掠夺这里的战略物资,以挽救其经济困难。冀鲁边区各级政府实施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积极开展财政经济建设,与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经济斗争。促进了根据地经济的发展,使日本侵略者“以战养战”、变华北为“大东亚战争兵站基地”的计划遭到沉重打击。

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模范地执行了中共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团结各民族、各阶层共同抗日,创建了冀鲁边区回民抗日救国会,并组建了冀鲁边区回民支队。这支回族抗日武装,驰骋于冀鲁平原、渤海之滨,作战100多次,歼灭大量敌人,在中华民族抗战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为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培养造就了一支回族干部队伍。

在抗日战争中,冀鲁边区坚持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方针,建立了主力兵团、地方武装和民兵自卫队“三位一体”、紧密配合作战的人民战争的武装力量体制,创造了一套适合于人民战争的工作系统和多种游击战法,动员和组织了百万群众参战,使边区成为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八路军从无到有,发展到数万人,民兵发展到十几万人。仅1939年到1940年,冀鲁边区就送出两万人枪的优秀子弟兵队伍,他们对山东各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不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而且在抗日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基地和力量,在转入解放战争时期继续完成中国革命历史任务的决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和平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抗日战争中,这里的敌我斗争之残酷、激烈和艰苦是罕见的,广大党员和群众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据不完全统计,牺牲在这块土地上的县团级以上干部达90多人,干部战士近万人,被杀害的群众十多万人,损失的财产更是难以数计。回顾历史可以看出,导致冀鲁边区一度形势严峻、斗争困难、损失重大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主要有二:一是边区在战略部局和主攻方向选择上有问题,不应把领导机关和主力主要放在靠近直接关系敌人命脉的津浦铁路沿线,在铁路附近创建根据地,而没有一个较巩固的后方,致使敌人回师华北时屡下毒手,边区领导机关连遭破坏,损失惨重。二是由于历史原因,边区领导隶属关系变化频繁,军队和地方党委个别同志相互不适,协调不力,致使边区长期没有真正形成一个有权威的能统一党政军的领导核心,加之邢仁甫调回边区,更加重加剧了内部矛盾和不协调,直接影响了党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步调的一致,形成了边区的困难局面。但是,冀鲁边人民在困难中奋斗,在曲折中前进,谱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斗争胜利的凯歌。并在斗争中造就了许多英雄人物,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如:黄骅、杨靖远、杨忠、杜子孚、石景芳、马振华、邸玉栋、崔兰仙等,他们作为冀鲁边区千万个抗日英雄和烈士的代表,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和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之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原因,首先,在于党中央和毛泽东制定了正确的理论、路线和政策,中共北方局、山东分局、八路军总部和一一五师给予了具体的指导,这是胜利和成就的决定因素。第二,冀鲁边区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有长期的革命斗争的锻炼和对敌斗争的丰富经验,全力以赴地投入了抗日战争。这是不可战胜的力量源泉。第三,边区的部队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子弟兵,有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第四,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和兄弟部队的支持和配合,也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


版权所有: © 冀鲁边区革命教育基地 Copyright © 201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44436号-1